前不久,作为需要频繁坐飞机出行的服务咨询顾问,老张像往常一样排队等待安检,却被告知他携带的充电宝无法通过安检,原因是这款充电宝在民航局禁止携带的召回产品名单之中。
这一消息让老张瞬间陷入了困境:将充电宝暂存在机场,意味着后续还要付出领取充电宝的时间成本;选择放弃,还会面临下飞机后的充电问题。原本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出行,就这样被打乱了节奏。
候机时,想到家里还有同品牌充电宝,老张开始搜索召回流程,从自媒体平台的用户发声来看,这一过程并不顺利。有的人联系了快递公司,被告知充电宝属于易燃易爆物品,无法提供邮寄服务;有的人收到了涉事充电宝企业发放的防火保护袋,自行寄回时仍被快递公司拒收;有的人在咨询赔偿时,被客服怼“你都用回本了”;有的人在盐水浸泡充电宝24小时、上传泡水照片及充电宝SN码后,获得了赔偿……
老张看着一点点下降的手机电量,不得不放下手机,叹了口气。
用户的不便是企业危机的最后一环,也是信任崩塌的起点。几家涉事充电宝企业的召回量级高达百万级,这让老张开始思考,这样的大规模充电宝召回,在企业ITR流程中应该如何处理?

机场旅客自弃的充电宝
阶段一
72小时紧急响应,遏制声誉恶化
ITR(Issue To Resolution),是指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端到端横向流通的过程。用ITR流程来处理充电宝大规模召回。有助于从危机响应、问题解决到长效预防形成闭环,最大程度降低声誉损失并构建预防机制。

ITR的业务逻辑
▶协同各部门建立战时指挥体系,明确初步的召回方案
● 立即成立跨部门“战时小组”,由CEO直接领导,成员包含产品、供应链、客服、公关、法务等部门负责人,明确初步的召回方案(后续持续迭代),确保公司内部各部门协同对齐,避免出现财务、仓库等部门效率不及时的情况。
● 对于因部门之间未对齐导致流程卡顿,进而影响舆情的行为,要严肃处理,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▶积极应对舆情,对外透明化沟通
● 承认问题,明确措施:主动在官方网站、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公开声明,承认产品存在安全风险的事实,向消费者致以诚挚的歉意,说明公司解决问题的措施,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。
● 利用ITR系统集成的舆情监测工具,实时抓取社交媒体、电商平台、新闻媒体等渠道的用户反馈,重点监控负面评价、投诉趋势,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回应策略。
● 召开线上或线下发布会,由CEO公开致歉并解释技术问题和改进措施。
● 联合社交媒体关键意见领袖(KOL)进行发声,向公众介绍本次问题的后续处理办法及处理决心。
● 设立专门的召回平台,包括咨询及进度查询等能力,增强消费者对公司的信任。
阶段二
批量处理,持续迭代召回方案与流程
▶客户侧:透明化进度追踪
用户通过数字化平台扫码可查看召回全流程(如“已收件→检测中→补偿发放”),超时未处理自动升级工单(如48小时未退款触发督办)。
▶物流侧:与物流达成专项协议
开通“充电宝安全召回专线”,提供上门取件、防火袋、防火运输箱等一站式服务,解决普通物流拒运难题。
▶客服侧:话术培训及补偿柔性化
实施“日清日结”制度,所有客户投诉必须在24小时内给出实质性响应;授权一线客服特殊权限,对合理投诉可先行赔付后走流程,补偿柔性化;对一线客服进行战时话术培训,全员培训“先解决情绪,再解决问题”原则,严禁“用回本了”等争议性话术。
▶方案侧:召回方案持续迭代
通过ITR系统实时同步召回信息及客户反馈,并据此持续迭代召回方案和流程,简化客户侧的召回验证流程,例如对包装SN码清晰的产品免除票据要求。
阶段三
根因定位与供应链管理整改
▶缺陷溯源与根因定位(ITR核心环节)
● 技术维度:召回产品回收入库后,质量部门通过故障模式分析、可靠性测试等手段,检查除隔膜材料问题外,是否还有其他产品缺陷,例如电路板设计问题等硬件缺陷,或者充电协议冲突等软件漏洞。
● 流程维度:追溯供应链质检记录(ITR系统可集成供应链管理数据),排查各环节是否存在标准执行漏洞,供应链部门修订质检标准。
▶供应链追责与管理重塑
● 对此次事件中涉及的供应商进行全面调查。若发现供应商存在违反合同约定、未按标准生产等行为,要依据合同条款追究其责任。
● 供应商动态评级:在ITR系统中建立“供应商健康度仪表盘”,对一定期限内风险评级不佳的供应商自动启动替代方案。
● 质量把控前移:与供应链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派驻工程师参与材料验证,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,降低因供应商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风险的可能性。
阶段四
长期造血,从危机到转机
危机不仅是挑战,更是重塑用户信任的契机——短期止血之后,如何让品牌真正“活”,甚至比过去更健康?这需要从机制、产品到行业影响力的系统性再造。以下是老张结合多年经验得出的“ITR驱动的危机转化公式”:
声誉修复值=(响应速度×补偿力度)/(用户操作成本×信息不透明度)+根源改进可信度
通过ITR系统可以实现分子最大化、分母最小化,为企业提供一套结构化的长期修复框架,确保问题从根源解决,并持续转化为品牌竞争力。
▶ITR流程迭代与知识库沉淀
● 召开“召回复盘会议”,基于ITR系统的全流程数据(从问题发现到解决的时间节点、关键决策、资源投入等)进行复盘。
● 优化ITR中的“产品召回”子流程,将本次召回的根因分析、解决方案、执行经验录入ITR系统的“企业知识库”,形成标准化的《召回处理手册》,为后续类似事件提供参考,确保未来类似事件响应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▶企业全链条管控强化,从救火到防火
● 研发端:强化可靠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环节,测试数据不全不得进入量产;建立行业级的“充电宝安全实验室”,协同市场部门定期举办开放日,将验证有效的安全测试方法通过开放日向行业推广;联合监管等部门共同升级完善相关行业标准。
● 生产端:在生产过程中,加强质量检测,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。
● 供应链端:实时监控来料合格率,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停止合作。
● 用户端:通过ITR系统集成的舆情监测工具,定期梳理来自社交媒体、售后工单、投诉的客户声音,识别潜在质量隐患,建立舆情分级响应机制。
● 服务端:以旧换新常态化,驱动客户体验升级。
● 品牌端:构建“透明化”信任体系,定期发布《质量白皮书》,主动接受公众监督;邀请KOL参观,直播充电宝安全性测试。
反思
企业如何避免“ICU式抢救”?
这场危机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,对于高风险产品来说,安全冗余不是成本而是投资。事实上,涉事充电宝在6月20日就开始主动召回,当民航局在28日启动充电宝新规时,这场早已埋下种子的安全危机彻底爆发。
后来,老张看到数据统计,在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实施的前两日,仅杭州机场就拦截了上万充电宝:首日旅客自弃充电宝5566个,暂存1060个,次日自弃充电宝3833个,暂存440个。这场充电宝危机的波及范围,由此可见一斑。而在企业侧,已有涉事充电宝企业宣布停工停产半年。
面对这场信任大考,企业的真正复苏关键在于能否将用户每一次微小的“不爽”——退货难、凭证烦、客服冷——视为流程再造的燃料。对于现代企业而言,将召回与舆情处理纳入ITR框架,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品牌韧性的关键举措。
唯有如此,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经营,避免再次陷入“ICU式抢救”的生死危机。毕竟,市场不会给予企业无限次机会。面对危机,企业既要追求表面的创口愈合,也要敢于用ITR等“手术刀”对企业进行深度改革,这样才能将危机应对能力植入组织基因,实现永续健康发展。
--合智互联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北京公司:北京合智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电话:400-0123-013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鸿坤云时代3号楼1610室
Web:www.hezhihulian.com

钉钉扫码立即体验